2010年5月,校友温州东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徐礼渊董事长出于对母校的热爱和教育发展,与原温州中学校长胡海帆先生经过反复酝酿,决定发起成立温州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由温州东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捐赠人民币1000万元作为基金会的原始基金。本基金会是一个独立的法人组织,属于非公募基金性质,接受浙江省民政厅与浙江省教育厅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
经两位基金会发起人商讨,决定各派代表设立温州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筹备组,负责基金会筹备与申报工作,起草《温州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章程》。经基金会发起人、单位代表等协商推荐,确定第一届理事会由徐礼渊、徐坚、管向阳、倪士光、陈人众等5名理事组成,由胡海帆任监事。经第一届首次理事会选举,徐坚为拟任理事长,倪士光为拟任秘书长,聘请陈光中、周瑞金、陆善镇、周顺兴知名校友为首届名誉理事。
设立温州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是充分利用校友资源,积极鼓励和动员校友个人及企业为母校提供资助和捐赠,为本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可靠的资金保障途径,也是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支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具体体现。本基金会以奖教、助教,奖学、助学为宗旨,公益活动范围为奖励、资助温州中学教师,奖励、资助温州中学学生。此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关于“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或个人向依法成立的奖励教师的基金组织捐助资金,对教师进行奖励”的规定,符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关于“提倡和鼓励各级政府、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建立教师奖励基金”的精神。为此,经浙江省教育厅对本基金会成立事项及章程进行审查,报浙江省民政厅核准后成立。
温州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基本情况的介绍
2010 年7 月16 日业经浙江省民政厅审核准予温州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登记的批复(浙民民复【2010】48 号),业务主管单位为浙江省教育厅。同年8月24 日召开首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温州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章程》和《温州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奖教奖学助教助学条例》,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等重要活动,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一、基金会机构全称
温州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二、基金会非公募慈善组织
2016 年9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颁布实施之后,基金会于2017年12 月被认定为慈善组织,并获得非公募慈善组织资格。
三、基金会宗旨
以【奖教助教、奖学助学】为慈善活动为宗旨,并充分利用校友资源,积极鼓励和动员校友个人及企业、团体为母校提供资助和捐赠,开创浙南地区普通中学设立非公募慈善基金会之先河。
四、第四届理事会组成人员名单
理事长:朱建森 秘书长:倪士光 监事:高爱武 党建联络员:郭振豪
基金会理事成员:朱建森、倪士光、徐礼渊、冯妙良、雷鸣
五、办事机构主要职责
本基金会坚持广辟渠道开展慈善募集活动,扩大基金会的影响力,更好汇聚优秀校友和知名企业家的慈善爱心资源,传承弘扬慈善教育,做好阳光慈善,公开捐赠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及开展的公益活动情况,推进慈善服务于师生,促进本基金会慈善资金的不断壮大,更好发挥慈善组织职能助力打造高质量基金会发展建设作出慈善更大贡献。
1、秘书处主要职责: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理事会闭会期间,在理事会决议原则框架范围内代行理事会职权,确有重大事项需要决策又难以及时召开理事会会议的,召开主任会议先行决策,再予理事会认可;组织实施基金会年度慈善公益活动计划;拟定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计划;拟订基金会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报理事会审批;决定各机构专职工作人员聘用;负责本基金会的印章、证照的管理工作;参与制订基金会的发展规划;负责基金会网站;负责本基金会信息披露工作及章程和理事会赋予的其他职权。
2、办公室主要职责:组织协调本基金会日常工作,准确传达会领导对各部门的工作要求,及时传递各部门的工作反映,发挥枢纽作用;负责理事会会议、理事长办公会议、秘书长办公会议的组织、筹备、记录和整理工作;负责本基金会公文处理工作;负责本基金会的档案管理工作,包括会计档案资料的保管;完成秘书处交办的其他工作。
3、财务处主要职责:组织日常会计核算,定期编制并上报财务会计报告;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流程;参与基金会业务活动计划的审核,负责编制年度财务收支预算;合法、安全、有效地管理资产;负责基金会的各项税务工作;负责基金会财务情况年度审计及协助行政部填报年检工作报告工作;其他与财务相关的工作。
六、基金会的发展历史
浙江省温州中学创办于1902 年,是晚清国学大师孙诒让先生将温州府属中山书院改为“温州府学堂”,后几易其名,1985 年复名为“浙江省温州中学”。1953 年,学校被确定为全省14 所重点中学之一。1981 年被定为浙江省首批办好的18 所重点中学之一。1995 年被确认为首批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2014 年被批准为首批浙江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2020 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和2023 年被评为温州市“最美校园”,2023 年度被省委教工委评为清廉建设示范校,浙江省首批现代化学校。
依托于浙江省温州中学为更好地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2010 年2月28 日温州中学原校长胡海帆和温州东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礼渊校友经过充分酝酿,决定发起成立温州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于2010 年7 月16 日业经省教育厅和省民政厅审批(浙民民复〔2010〕48 号)批复成立区域性性非公募基金会。该基金会是一个独立的法人组织,属于非公募基金性质,由温州东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捐赠人民币1000 万元作为基金会的原始基金。
1、召开成立大会并举行各学科优秀学生奖金发放仪式
温州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大会于2010 年12 月12 日在温州中学报告厅隆重举行。温州市原市长赵一德、市人大副主任钱成良、政协副主席姜嘉锋、副市长章方璋和仇杨均、浙江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李崇义、温州市教育局原局长林卫平以及师生共800 余人出席会议,温州日报、温州电视台等各大媒体记者对会议进行了采访和专题报道。在成立大会上,理事长徐坚先生详细介绍了本基金会的筹办过程,同时聘请温中校友著名数学家、北师大原校长陆善镇,《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陈光中等担任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在成立大会上还给26 位品学兼优学生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基金会奖金。
2、完善基金会各项管理规章和激励奖励及捐赠的工作
2010 年8 月24 日召开首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温州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章程》和激励捐赠的办法;2010 年11 月12 日召开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决定聘任陆善镇、周瑞金、陈光中等知名人士为基金会名誉理事人选。完善各项制度如档案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信息公开管理制度、基金会印管理制度、基金会证书使用管理制度、基金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基金会现金票据安全管理制度、基金会财务(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制度。
3、遵循宗旨、完成目标、承诺方针
(一)宗旨:基金会秉承立德树人、关注教育、传递爱心、诚信服务的理念,坚持“奖教、教学、助教、助学”宗旨,培育扶持学校教育发展,引导组织服务教育,促进温州中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汇聚爱心力量,传递社会温暖的平台。
(二)目标:加强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社会化建设,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将基金会建设成公开、透明、高效率、有公信力的基金会,并且强化基金会内部管理,为把基金会办成全省有影响的高规格的社会慈善机构而努力。
(三)承诺:为了达成目标,基金会承诺将通过最好的项目设计,最大限度提高善款的使用效率,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文化水平的提高。
4、建立基金会秘书处和会计核算体系及评估等级的建设
基金会秘书处由秘书长及三名兼职工作人员组成,负责基金会日常工作。在校财务处的帮助下,采用小蜜蜂财务管理系统软件设立基金会会计核算体系。由会计师担任基金会会计,快速学习熟悉基金会帐务及财务法规,使基金会财务工作规范化。基金会于每年委托温州华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年度财务情况进行了审计,报经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审核为每年是合格单位。2017 年12月14 日业经浙江省民政厅审核更改为慈善组织基金会。2018 年12 月评为中国社会组织评估4A 级单位荣誉称号。
七、近年来主要工作任务和策略措施
1、认真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加强基金会党建工作,健全党组织制度,根据基金会特点完善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办法,积极参与温州中学党组织开展的党员双向交流学习教育活动,校党委派郭振豪老师任党建工作联络员,指导基金会开展党建工作,强化理事会成员清正廉洁建设,共同维护基金会的信誉度。同时积极配合校党委开展清廉建设工作。
2、加强宣传导向,建立品牌影响力。基金会坚持捐赠和奖教助学收支公开透明,以提升基金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利用慈善中国和浙里有善及依托温州中学网站等媒体信息公开,宣传慈善工作理念和项目执行情况,营造浓厚的慈善服务氛围,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和资助情况,自觉接受审计和社会监督。
3、与时俱进,认真贯彻新《慈善法》工作落实。进一步探索新时期教育慈善工作方法,依法依规开展慈善活动,使工作思路和措施始终与中央决策保持一致,让慈善事业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
4、根据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的规定,依法换届推选工作。密切配合原任理事、监事成员,筹备召开第四届理事换届相关工作,积极做好基金会的健康发展。
5、根据民政部《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的规定,2024 年9 月接受省民政厅的等级评估,力争基金会等级达到4A 级。
6、结合温州中学“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谋划本基金会(2021--2025 年) 中长期发展工作规划。启动奖励教师项目,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探索教育科研奖励项目。深化德育品牌建设奖励、切实加强学校音体美育工作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链”的奖励,助推温州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7、抓重点项目实施,服务教育民生。提升基金会的社会公众影响力。进一步搞好资助项目策划,以资助和奖励项目带动募资捐款资金,并且有效利用志愿者团队,加强项目劝募活动。
8、研究基金理财,增加基金收益。遵循市场规律,认真研究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盘活原始基金问题,大胆探索,规范运作,确保基金保值增值。
9、加强对基金会理事成员和工作人员的政治学习。强化理事会职能作用,使每一个理事成员和工作人员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工作,共同维护基金会社会信誉,管好捐赠的血汗钱。
10、一是建立理事长办公会议制度,原则上理事长、秘书长、监事每三个月召开一次碰头会。二是每年召开四次理事会其他成员会议,研究决定重大事项。三是建立健全奖教、奖学、助教、助学资金发放的跟踪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1、完善组织制定落实。一是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使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化,并严格执行;二是严格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收支,使资金安全、开支合规、使用合法。三是坚持公开公示制度,凡基金会的重大事项,坚持捐赠和资助等资金收支情况公开透明, 依托温州中学网站和本基金会独立官方网站:
https://www.wzzxfzjjh.org.cn 等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和资助情况,自觉接受审计和社会监督。
12、巩固现有的投资渠道,积极拓展新的募集渠道,努力壮大基金总量,力争每年募资500 万元以上。要充分发挥理事的作用,大家献计献策,寻找新的筹资渠道。
13、积极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慈善公益活动,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开展奖教教学、助教助学。如⑴嘉奖2022 学年本部和新疆部110 名品学兼优的学生;⑵援助四川阿坝县中学8 万元的学校建设和奖励该校2023 年高考成绩优秀6 名学生;⑶资助学生作业本(学校自编教材)的教育品牌建设项目;⑷对高考成绩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及优秀班主任予以奖励;⑸嘉奖奥赛获奖的学生和优秀指导师等,不一一罗列。
八、加强了对外宣传工作
1、在基金会批复设立之日依托温州中学网站建立基金会的专题网站并且进行宣传,目前已开设独立域名的网站。
2、多年来积极走访兄弟地区教育基金会了解工作情况,以及与温州市人民教育基金和实验中学基金会、温州第二中学基金会、第51 中学基金会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促进双方相互经验交流活动。
3、每年新春佳节,向海内外、全国各地校友宣传、介绍基金会工作开展情况,提高温州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并且利用各种契机鼓励校友及成功人士为慈善事业作贡献。
4、基金会积极配合温州中学党组织开展志愿者公益服务活动。
总之,在理事长朱建森带领下和监事高爱武的监督下,基金会认真做好慈善工作,严格按照《慈善法》和《基金会管理条例》及依据本基金会章程和宗旨,做好阳光慈善工作,推进慈善服务师生影响面,我们将继续秉持这份初心,打造高质量、健康和谐的阳光慈善事业。
温州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首届)理事会成员
名誉理事会成员:
聘请陆善镇教授(原北师大校长)任名誉理事长;
聘请周瑞金教授(原《人民日报》副总编) 任名誉理事长;
聘请陈光中教授(原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任名誉理事长;
聘请周顺兴先生(中国投资协会秘书长)任名誉理事。
理事长:徐 坚
监 事:胡海帆
秘书长:倪士光
理事会理事:徐坚、徐礼渊、管向阳、陈人众、倪士光
温州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成员
名誉理事会成员:
聘请陆善镇教授(原北师大校长)任名誉理事长;
聘请周瑞金教授(原《人民日报》副总编) 任名誉理事长;
聘请陈光中教授(原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任名誉理事长;
聘请周顺兴先生(中国投资协会秘书长)任名誉理事。
理事长:吴 军
监 事:潘建中
秘书长:倪士光
基金会理事:吴军、倪士光、徐礼渊、管向阳、黄显忠
温州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第三、四届理事会成员
理事长:朱建森
监 事:朱景高(第三届)、高爱武(第四届)
秘书长:倪士光
党建工作联络员:张延赐(第三届)、郭振豪(第四届)
基金会理事:朱建森、倪士光、徐礼渊、冯妙良、雷鸣